有一些孩子比较调皮,父母经常会因为他们的行为而生气,每次回到家里,就会看到东西被丢的到处都是,还一直喜欢玩,这个时候,本来上班就很辛苦,回家之后就会立刻火冒三丈,如果小孩上学了,发现他们成绩不好或者做题也很慢,父母就会很生气,这个时候,就容易控制不住情绪,把气撒在孩子身上。
但实际上,打孩子不对,骂孩子也不好,如果一生气就大喊大叫,很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多负面影响,让孩子长大之后容易内向,性格比较胆小,所以,每次发完火之后,很多父母都会比较后悔,但也无济于事,下次发生类似的事件后,还是会习惯性生气,这也会让很多小朋友养成内向的性格。家长虽然后悔,但并不知道如何解决,不知如何去补救,其实,方法是有的,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。
1.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
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,一定要深呼吸,保持情绪的冷静,这个时候,我们可以去喝一杯水,或者先做其他的事情来缓和下,等自己情绪平静之后,再去找小朋友聊一聊。
如果家长情绪控制不住情绪,就容易破口大骂甚至动手,也没有耐心去听孩子解释,就会给孩子负面的示范,让他以后也不能心平气和的处理问题,不利于他以后的人际交往。
2. 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孩子
当我们遇到事情时,一定要就事论事,比如,当回家之后,看到家里乱七八糟的,让孩子不要丢东西,但他一直不改,父母都会很生气,可是,我们要换个角度思考,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,因为这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习惯,而是很多人的共性,这也是孩子的生长规律决定的。在这个年龄段,他们习惯于通过爬行、抓东西和扔东西等方式,去锻炼自己的行为能力与协调能力,并不是他们自愿去搞破坏,而且他们想通过这种行为吸引家长的注意,让他们参与到其中,所以,如果你这么想的话,你就容易理解他们的想法,就不会生气了。
比如,很多孩子喜欢玩玩具,父母觉得时间太长就会制止或者因此不开心,可是孩子仍然不理解,非要玩玩具,还希望父母能参与进来,其实他的初衷就是好的。一方面,本身就属于玩耍的年纪,有这种行为,说明他有探索性和好奇心,是正常行为,并不是坏事,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行为能力,另一方面,可能孩子在家里太过孤单,父母都在外面上班,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参与进来,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,只有自己的父母才是最亲近的,但是他们不会讲话与表达,所以就会通过玩玩具的方式,去吸引父母,去让他们多多陪伴自己,这么一想,还会感动。
3. 想方设法让孩子先安静
当遇到问题的时候,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解决问题,所以双方一定要先冷静,等父母先调整完情绪之后,这个时候,如果孩子大吵大闹或者不理人的话,可以稍微缓和下气氛,让他先安静下来,只有安静下来,才能够听清楚你的想法,才能够进一步的进行亲子交流。
父母可以帮他整理一下玩具,让他喝一杯水,或者让他坐沙发上休息一会儿,孩子也会注意到父母的态度没有那么严肃,心态也会放端正,开始听父母的想法,因此,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,不要大吵大闹,双方先都安静下来,才能解决问题。
4. 耐心告知对孩子的期望
当双方都冷静之后,我们应当要去分析问题,比如为什么会生气,父母可以说明自己的想法,以他能听得懂的方式,这样孩子就会明白,自己哪里做的不对,以后才能够改正,而等到双方的情绪都比较缓和时,父母可以耐心告知孩子,自己也是对孩子有所期望的,希望他以后能够做哪些事情,遵守哪些规则,不希望他做哪些事情,
只有通过简明扼要的告知,孩子才能知道,自己的行为应当如何进行规范,如果一味的争吵一味、打骂孩子,并不会起到作用,因为孩子心智比较小,根本没有办法理解父母的期望,父母也没有办法改变孩子的行为,所以,有效的沟通是成功的第一步。
5. 低声细语不要太大声音
当然,我们在生气的时候,很容易语调就会变高,说话也会非常的尖锐,对方听起来会很难受,而我们在生气的时候,要压制住自己的情绪,要低声细语的进行沟通,对方才会感受到我们的礼貌,小孩子也是如此,特别是对于性格比较敏感的小孩子。
如果大声吵闹、大声训斥,他只会害怕和胆怯,知道自己做错了,但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,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,父母应当要低声细语,慢慢的跟孩子讲解相关的事宜,告知他哪里做得对,哪里做的不对,让孩子也更容易听得进去,有的时候,并不是声音大才能有用,反而是慢慢的讲,孩子才能更能听得清楚。
6. 讲话要简短清晰有力量
另外,考虑到对方是小朋友,可能理解力水平不高,那么,我们跟他交流的时候,不能用太专业的术语或太规范的话,可以给宝宝们能够听得懂的方式,简短清晰的告知他,这样他们能够立马反应过来,也能够吸收。
而且,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,也要注意倾听他们的想法,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,可能他的行为出发点是好的,只是我们没有理解而已。
其实,每个人都会有情绪,忍不住是正常的,但毕竟孩子小时候比较敏感,需要我们耐心培养,不然会影响孩子的性格,所以大人当生气的时候,不妨尝试下上面的六种方法,既能够及时解决问题,也能够更好地构建和谐亲子关系。